社團法人臺灣臨床藥學會

2024聯合年會「CBME及專科藥師:CBME」活動紀實

2024-12-20

CBME學術活動紀錄

撰寫人:亞東醫院藥學部詹宇軒藥師

    近年來醫事司極力推廣二年期藥師(Post-graduate year training, PGY)的勝任能力導向藥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pharmacy education, CBPE),強調以終為史,回歸醫療體系及社會大眾對藥學專業的需求,著重藥師的臨床服務專業角色。里程碑(Milestone)與可信賴專業活動(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s)為兩大執行面向,前者描述二年期藥師學員需具備的能力特質,從基礎到進階該展現的指標,後者描述學員可不可執行臨床業務。
 
    臺灣臨床藥學會首先由EPA導入整體教育架構,於111年訂定藥師6大核心能力與15項次核心能力,112年與113年透過專家共識建立8項內含課程設計、評估進展、督導授權的公版EPA主題,並舉辦多場內含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小組討論及影片觀察解構的賦能教師工作坊。許多醫院跟進學會,從公版公告前的18.56% 醫院運用EPA於教學提升至公版公告後的60.82%,至今已有完整架構。里程碑則正在發展,預計今年底舉辦教學計劃主持人工作坊。待里程碑與EPA完整訂定,兩者結合便可描述二年期藥師應有的行為指標及應有的課程設計藍圖。未來更期望引進科技輔助Emyway平台讓教師能即時評量、直接查詢學習歷程與參考視覺化報表,強化藥學教育。
 
    數家醫院分享了EPA的推動與執行經驗。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於108年採用並從門診與藥物諮詢開始執行,109年調整臨床能力委員會(Clinical competency committee, CCC) 開會頻率並培訓新委員,110年整體架構已穩定且持續改良教材與新增EPA主題,111年融入手機軟體,將資料電子化,教師能及時評核、回饋與紀錄,教學紀錄更能匯出PDF與EXCEL以便CCC會議,不但易上手且透過設定能避免必填資料的遺漏,打字更快速更詳細也能減少行政作業負擔。公版EPA公告後更是加入藥品不良反應評估與藥物治療監測等主題。此外更引進AI以輔助教材設計,既有體驗課程及虛擬實境也融入公版EPA教學。奇美醫院藥劑部於105年起頭EPA,108年舉辦臨床技能評估實務研討會,112年導入公版。從套用當時西醫師格式的初版門診藥品交付,陸續新增了藥物諮詢與門診與住院調劑,再來導入8個公版主題。評核方式不但使用Ad-hoc表單更將原有的DOPS與mini-CEX新增信賴等級評等,有運用OSCE評估的跨領域團隊照護,也將表單電子化。除此之外更極力發展生成式AI協助藥師工作、產生病人用藥安全摘要與測驗模擬題加深學員印象。臺大醫院藥劑部於111年導入CBPE,112年新增處方覆核EPA主題、確認EPA核心小組成員並舉辦工作坊進行內容共識、表單內容建置、設計課程,及拍攝影片讓教師共識信賴等級,9月於住院調劑單位正式上線。113年分享執行經驗凝聚教師共識並舉辦CCC,也舉辦部內師資培育課程介紹CBPE與情境式影片評估與討論。藥品諮詢EPA主題則預計11月中下旬上線。同時盤點現況與公版整合,並將教學融入實際工作領域,如:運用讀書會時間進行課程。



CBPE發展歷程


EPA發展現況


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EPA發展歷程


奇美醫院藥劑部跨領域團隊照護OSCE


臺大醫院藥劑部CBME師培課程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