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臺灣臨床藥學會

2024年臺灣抗生素供應鏈現況分析及處理策略特別研討會暨優化我國藥品供應鏈計畫第二次教育訓練課程-抗生素品質與健全供應之道

2024-11-27

2024年臺灣抗生素供應鏈現況分析及處理策略特別研討會暨優化我國藥品供應鏈計畫第二次教育訓練課程-抗生素品質與健全供應之道

    近幾年臺灣在抗生素供應與品質上面臨一些挑戰,抗生素用於治療各種微生物感染,是臨床上非常重要的藥品,故如何優化抗生素供應鏈至關重要。本次教育訓練課程於113年10月7日由臺灣臨床藥學會與臺北榮總藥學部主辦,臺灣感染症醫學會與臺灣感染管制學會協辦,特別邀請食藥署、健保署及相關領域醫師、藥師及藥廠進行產、官、學三方專家的交流與經驗分享。
    第一堂課由博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陳德禮董事長講授「國內抗生素供應現况、困境及因應對策」,以藥廠的視角說明商業困境,因新藥投資報酬率非常低,故廠商對於研發抗生素的誘因低,造成臨床急需的抗感染症藥品不足,建議相關單位可參考歐美已實施對策包括政府提供特別基金、加速審批新藥、延長資料專屬期、研議新支付模式及健保合理核價等方案。
    第二堂課由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林邑璁主任講授「抗生素合理使用:細菌」,提及抗生素合理使用四步驟:有無感染、有無保留合適細菌培養、使用何種經驗性抗生素及使用時間,須做好感染源控制及清除,縮短使用抗生素的時間。也因管控目標為減少使用量,與藥廠商業模式互斥,在兩者之間需取得平衡。   
    第三堂課由臺大醫學院內科部陳抱宇醫師講授「抗生素合理使用:黴菌」,說明抗微生物製劑的合理使用有5Ds,包括正確診斷(Diagnostics)、最佳用藥選擇(Drug)、適當的劑量(Dose)、階段性評估降階(De-escalation)、合理的治療時間範圍(Duration),根據身體不同部位,選用藥物上也有不同考量,確保藥物有效性及安全性,讓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第四堂課由輝瑞藥廠彭建綸經理講授「國際抗生素供應趨勢、挑戰與展望」,提及抗生素因使用機會多,不合理應用的機率也提高,造成AMR情況增加,衍生大量醫療支出及高死亡率。並說明因成本因素,廠商對於抗生素的研發投資意願薄弱,為了維持抗生素多樣性對抗全球AMR危機,建議強化給付,吸引新藥引進台灣市場,鼓勵廠商供應及研發動力。
    第五堂課由中國化學製藥詹明昇副總經理講授「國際抗生素供應趨勢、挑戰與展望(一)」提及2024年抗生素佔台灣國產藥品市場約7%,由於國內法規及政策因素使藥廠運作成本提高,對於抗生素的供應也面臨挑戰,須有合理利潤,使藥廠得以提升廠房品質與設備。
    第六堂課由台灣東洋藥品屈志源特助講授「國際抗生素供應趨勢、挑戰與展望(二)」。全球抗生素因生產成本高,利潤低,造成研發停滯不前,且抗生素品質也會影響抗藥性、療效及安全性,若藥物品質不穩定,可能會造成嚴重副作用甚至增加死亡風險,建議要對抗生素的品質能有更多把關,具體建議包括學習歐盟訂定不純物限量標準、增加體外殺菌測試等。
   第七堂課由臺北榮民總醫院藥學部李珮甄臨床藥師講授「抗生素短缺處理機制及案例分享」,分析國內抗生素短缺的原因包括供應鏈不穩、藥品價格與整體政策及法規。而短缺也與抗藥性有關,如不適當的抗生素使用造成抗藥性產生。藥品短缺為無可避免的醫療難題,須視藥品特性及供應鏈穩定度調整因應措施,以緩解衝擊,藥品供應鏈各成員皆扮演重要角色,應共同合作維持供應鏈穩定。
    本次教育訓練課程線上參與人數高達634人,與會者討論熱烈,期望透過本次訓練讓與會者有所啟發,讓抗生素供應問題獲致改善。



本研討會主持人及講座合影:第一排左起健保署戴雪詠參議、食藥署鍾綺科長、感染管制學會王復德理事長、臨床藥學會張豫立理事長、感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國衛院陳宜君主任、博晟生醫陳德禮董事長;第二排左二起李珮甄藥師、陳抱宇醫師、林邑聰主任、輝瑞彭建綸經理、東洋藥品屈志源特助、中化詹明昇副總經理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