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臨床藥學會東區雙月會
探討抗癌藥物相關的副作用與處置,創造更安全的癌症治療環境
文 / 卓書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藥師
為了提升藥師對於抗癌藥物相關副作用的認識與處置能力,114 年臨床藥學會東區雙月會特別規劃一場以「抗癌藥物相關的副作用與處置」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 本次活動邀請到兩位腫瘤領域的專家,分別探討抗癌藥物可能引起的神經毒性及 輸注反應,帶領參與者深入了解其副作用、臨床表現及應對策略,為癌症治療的安全性提供更完整的思考與實務建議。
課程精華回顧
第一堂課:抗癌藥物相關的神經毒性與處置
主講者:王緯書 教授/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 腫瘤醫學中心) 王緯書教授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分享,神經毒性是抗癌藥物常見的副作用之一, 特別是在使用鉑金類(Cisplatin、Oxaliplatin)、紫杉醇類(Docetaxel、Paclitaxel) 及長春花鹼類(Vincristine)等化療藥物時,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神經病變,嚴重 者甚至可能影響病患的日常生活與治療依從性。 雖然目前指引不建議預防性使用藥物來降低化療誘發的神經病變,但王教授強調, 預防與早期發現是減少神經毒性影響的關鍵,可行的措施包括:
-早期監測與評估:透過簡易的神經疼痛量表監測病患的感知功能變化,以便及 早發現並介入處理。
-輔助治療:使用Duloxetine或Opioids,以減輕神經病變相關的疼痛與不適, 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劑量與給藥方式調整:透過降低藥物劑量、延長輸注時間等,減少抗癌藥物對 神經的損害。
第二堂課:抗癌藥物相關的輸注反應與處置
主講者:姜紹青 助理教授/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和信治癌中心) 姜紹青老師針對抗癌藥物相關的輸注反應進行詳細解析,依據機制區分為免疫相 關與非免疫相關反應,其症狀大多為輕度至中度的不良反應。姜老師特別強調, 無論化療藥物還是生物製劑,皆可能誘發過敏反應。除了熟悉抗癌藥物特性與可 能誘發的輸注反應外,更應積極參與風險評估及建議應變機制,以確保癌症治療 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為了降低輸注反應的發生風險,姜老師提出以下關鍵策略:
-預防性給藥:在使用高危險藥物前,事先給予類固醇、抗組織胺等,以減少不 良反應的發生率。
-密切監測輸注過程:觀察病患是否出現皮膚潮紅、呼吸急促、低血壓等症狀, 並根據臨床狀況調整輸注速率或進行即時處置。
-減敏治療:對於曾發生過敏反應,但無法更換治療方案的病患,可透過劑量遞增與嚴格監控,使其仍能安全接受風險藥物。
本次雙月會的課程內容,不僅加深了對於抗癌藥物副作用與處置的專業知識,也激勵藥師將所學應用於臨床實務,為癌症病患提供更全面的藥事照護。隨著臨床藥學的持續發展,我們期待未來能透過更多學術交流與臨床合作,不斷精進專業能力,共同創造更有效、安全的癌症治療環境。
活動剪影

圖一、本次東區雙月會採線上課程,詳列會議時間安排與講者資訊

圖二、問答環節,王怡凱主任(左)與王緯書教授(右),同線上與會者討論熱絡

圖三、姜紹青老師(下)憑藉豐富的教學與臨床經驗,深入講解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