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6/14北區雙月會成果報告
文 / 王惠蓉主任 新竹國泰醫院藥劑科
承蒙臺灣臨床藥學會給予承辦雙月會的機會,以及新竹市藥師公會協助學分認證和報名事宜,新竹國泰醫院藥劑科於114年6月14日順利完成北區雙月會視訊課程,因報名踴躍,開放的員額從500名增加至650名,學員來自北、中、南及東部各地,服務於醫院、診所、藥局等不同領域。
新竹國泰醫院藥劑科主任兼顧臨床服務與教學的需求,持續優化課程內容,本次特別邀請專業講師,針對「再生醫療製劑、e化教學平台的運用、腎病照護、TDM教案」等專題授課,希望學員透過本次研討會能與時俱進,並且從醫學中心的教案示範,運用於臨床教學設計。本次課程的進行相當緊湊,學員透過聊天室提問,與講師即問即答,線上的其他學員藉此共享學習,本次學員滿意度達96%,並給予正向回饋,新竹國泰醫院未來將依服務的量能增加報名員額, 以提供更多藥師參與學習,發揮教、學並進的精神、一起創造共好的價值。
以下是6月14日課程簡介:
一、再生醫療製劑藥事作業與管理:
「臺大醫院基因治療調劑室」於2024年1月24日正式揭牌,在基因治療藥品調配踏出了重要的一步。臺大醫院藥劑部黃織芬主任首先介紹再生醫療製劑與再生醫療技術,協助學員了解相關法規與臨床應用。黃主任也提到專責藥師從病人個案導入前到治療後,每一個階段都有藥師的參與,除了必須持續精進專業知識,也肩負「行政管理、臨床照護、法規把關、建立標準流程」等等任務,是醫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為再生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嚴謹把關。
二、從Emyway平台試行PGY學習歷程記錄與評估:
由台北馬偕醫院臨床藥學科張雅惠主任主講,介紹醫事專業人員能力進展資訊平台Emyway平台的建置與運用,包括:(1)分層管理設計;(2)CBPE電子化學習歷程,協助學員如何藉由科技輔助PGY學習歷程記錄、並可導入EPA總結式評估。張主任特別介紹臺灣臨床藥學會2024/12/31公告的Taiwan Pharmacist Learning Milestones,里程碑以六大核心能力為架構,針對每一項次核心能力,專業能力養成所須發展的特定知識、技能和態度,從基礎到進階的發展目標明確定義。內容包含15項次核心能力與143項學習里程碑。各教學醫院若能將EPAs與里程碑建置在學員評估過程,將可落實以能力為導向的藥學教育訓練。
三、CKD病人之疫苗與洗腎病人抗生素封存療法:
由新竹國泰醫院感染科鄭宛玲主任主講,第一部份介紹各類疫苗的最新進展,以及CKD 病人面對同一類疫苗如何優先選擇。第二部份,鄭主任提到洗腎病人的導管感染發生率約為每1,000個導管日發生3至6次,相當於每年有1至2次感染的機會。其中約40~80%的感染為G(+)菌,常見菌種Staphylococcus aureus、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以及Pseudomonas aeruginosa;G(-)菌佔約20~40%;另外,約10%至20%的感染可能由黴菌或多重抗藥性菌種引起。導管感染的治療方式除靜脈注射抗生素外,亦常採用抗生素封存療法(antibiotic lock therapy),即將高濃度抗生素注入並留置於導管內。常用於洗腎病人封存治療的抗生素包括vancomycin、ceftazidime與cefazolin,其中以vancomycin最常使用。當病人出現敗血症或細菌感染擴及其他部位時,須及時移除導管,以避免管腔內形成血栓阻塞,影響血液透析的效果。
四、Aminoglycosides TDM評估教案-以Amikacin & Gentamicin為例:
新竹台大醫院臨床藥事組廖翎均組長提醒藥師,在教執行教案前先盤點新進藥師的經驗與能力,針對能力缺口設計實務模擬。由臨床轉為教學時情境時,提供以下建議:(1)設計具代表性的病人案例,例如不適用QDD的患者;(2)導入標準化醫師角色,引導學員主動提出調整建議;(3)設定護理師角色、創造情境挑戰(例如抽血時間安排錯誤);(4)外部因素延滯抽血報告,藥師如何提出推估建議。

圖一、114/06/14 新竹國泰醫院雙月會-講師視訊授課

圖二、114/06/14 新竹國泰醫院雙月會-講師視訊授課

圖三、114/06/14 新竹國泰醫院雙月會-講師視訊授課

圖四、114/06/14 新竹國泰醫院雙月會-講師視訊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