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臺灣臨床藥學會

2025臨床藥學會年會「口頭論文」活動紀實

2025-11-03

2025臨床藥學會年會「口頭論文」活動紀實

主持人:台中慈濟醫院臨床藥學科主任院謝蕙霞
評審:成大醫院林文亮副主任、大林慈濟醫院郭孟璇組長、台北慈濟醫院彭姿蓉股長

文/臺灣臨床藥學會學術委員會 謝蕙霞委員

本次年會口頭論文發表不僅是一場學術競賽,更是藥學專業交流與藥事服務精進的重要契機。發表內容涵蓋臨床藥學核心領域,展現藥師在用藥安全、智能科技應用、教育訓練及跨專業照護上的深度貢獻,大致歸類為三大主題,包括

  1. 用藥安全評估與真實世界實證:
    1. 臺北榮民總醫院盧孟穗藥師利用群體軌跡模型與機器學習分析全膝與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病人鴉片類藥物使用模式,指出術前臨床特徵有助於早期辨識高風險個體,強化術後疼痛管理。
    2. 義大醫院張鐳王欝藥師透過Tacrolimus 濃度-劑量比值(CDR)指標,發現可預測BK病毒清除率,影響腎臟移植病人的治療決策,提升病毒清除率與保護腎功能,突顯其臨床應用價值。
    3. 三軍總醫院林新中藥師則是進行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網絡統合分析,全面比較JAKi、TNFi、IL-6i、Abatacept 與Rituximab 等五大類藥物於RA 病人的心血管、靜脈栓塞及癌症事件相對風險,為臨床決策提供更全面的資訊。
    4.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許舒涵藥師分析HIV患者對於ART藥物治療順從性,發現憂鬱症與娛樂性藥物使用顯著提高服藥順從性不佳的風險,並強調藥師需整合納入心理健康支持與社會因素介入以提升治療順從性。
  2. 臨床藥動學與人工智慧醫療:
    1. 臺大醫院高鈺燕藥師比較Vancomycin的AUC估算法,分別為傳統梯形法與ClinCalc、VancoVanco與PAT等Bayesian計算器,發現族群藥動學模型差異,顯示Clincalc有低估趨勢、VancoVanco易高估,而PAT模型表現最佳,使得臨床決策更精準。
    2. 高雄榮民總醫院蘇怡嘉藥師導入「重症AI」系統,可即時預測ICU病人未來24小時急性腎損傷風險,並以SHAP目視化提升臨床警覺,進而降低AKI發生率,展現AI在重症醫療決策的臨床價值。
    3. 中國附醫賴建名藥師開發GAI-MR系統,應用生成式AI於入院藥物整合,能在1分鐘內的時間完成用藥比對與潛在問題偵測,此工具顯著減輕藥師比對負擔,降低遺漏與用藥錯誤風險,具未來廣泛應用潛力。
  3. 藥學教育與專業培育:
    1. 三軍總醫院廖培伶藥師將ILP (個人化學習計畫) 與EPA (可信賴專業活動) 融合,應用於PGY藥師中藥局輪訓,能有效提升學習動機與中藥實務能力,展現教育創新的成效。
    2. 國泰綜合醫院陳新言藥師則聚焦於臨床教師能力的養成與評估,引入Clinical Educator EPAs (CEEPAs),將教師核心職能分為課程規劃、臨床評估與回饋、以及臨床教學三大領域,作為教師自我改進藍圖,進一步促進臨床教育品質。

從藥品安全監測到AI輔助工具,從藥動學應用到藥學教育革新,本次年會的論文發表展現了藥師在臨床決策、智慧醫療及跨專業照護中的多元角色。在評審問與答階段,成大醫院林文亮副主任、大林慈濟醫院郭孟璇組長及台北慈濟醫院彭姿蓉股長,三位評審給予聚焦又具體的提問與建議,有助於研究問題做更廣更深的探討,轉化為具體的臨床改善指標,符合大會主題 「永續藥學實踐」,為未來藥事服務與臨床藥學的深化奠定基礎。

頒獎:
(一)壁報評選:
第一名:臺中榮民總醫院陳秀美藥師
第二名:臺北榮民總醫院陳寬軒藥師
第三名: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周鈴雅藥師
 
 
(二)口頭論文發表:
第一名:義大醫院張鐳王欝藥師
第二名:臺大醫院高鈺燕藥師
第三名:三軍總醫院林新中藥師
佳作:高雄榮民總醫院蘇怡嘉藥師、中國附醫賴建名藥師
潛力獎:臺北榮民總醫院盧孟穗藥師、三軍總醫院廖培伶藥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許舒涵藥師、國泰綜合醫院陳新言藥師



圖一、全體大合照


圖二、口頭報告傑出論文獎第一名義大醫院張鐳王欝藥師


圖三、口頭報告傑出論文獎第二名臺大醫院高鈺燕藥師


圖四、口頭報告傑出論文獎第三名三軍總醫院林新中藥師


圖五、壁報展示傑出論文獎第一名臺中榮民總醫院陳秀美藥師(鄭景耀藥師代表領獎)


圖六、壁報展示傑出論文獎第二名臺北榮民總醫院陳寬軒藥師


圖七、壁報展示傑出論文獎第三名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周鈴雅藥師(主持人代表領獎)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