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臺灣臨床藥學會

2025臨床藥學會年會「增進臨床研究與發表潛能」活動紀實

2025-11-03

114年「增進臨床研究與發表潛能」活動紀實

文/臺灣臨床藥學會編輯委員會 施睿琥主委

今年E組「增進臨床研究與發表潛能」活動由編輯委員會施睿琥主委主持,主委於致詞中勉勵在場藥師們以團隊合作深化研究實作、提升論文品質與國際能見度。延續往年的傳統,開場後進行《臺灣臨床藥學雜誌》年度表揚,公開肯定投稿表現傑出之醫療院所(圖1) 與優良文章(圖2)。
活動的第一場主題分享由台大醫院藍唯師藥師擔任,題目為「Sodium Glycerophosphate與Calcium Gluconate用於調配成人靜脈輸液之相容性試驗」。藍藥師從臨床需求出發,說明研究題目來源、實驗設計與關鍵觀察指標;並以期刊投稿之歷程,示範如何將常見的藥事問題轉化為可發表之研究證據,對臨床製劑安全與流程優化具直接貢獻。接著,由台中榮民總醫院調劑科的朱裕文主任分享了「一起發表文章吧!」主題,說明如何從單兵到團隊的研究推進法:以「每月進度追蹤」「abstract meeting」、「期刊討論」等方式建立部內學術研究節奏;並以實際案例展示發表、得獎與獎勵制度如何正向循環,強調「一群藥師,走得更遠」的團隊產出模式。隨後,國防醫學大學藥學系庹聖茵博士分享「探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安全性議題:以乾癬為例」主題,由機轉、臨床使用趨勢到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s)之證據評讀與風險溝通;以院內資料分析實作示範如何在臨床真實世界中建立問題、擬定方法、提出可行的安全監測策略(圖3)。
活動進入下半場後,首先由成功大學藥學系蔡相德研究員分享「利用模擬臨床試驗探討新藥效果與再利用」主題,以Target Trial Emulation為演講核心,強調明確定義研究目的、納入條件、治療策略與分配機制;採用propensity score等方法處理選擇偏差與time-related bias,並示例以constant weight approach等進階作法,讓觀察性研究更接近因果推論(圖4)。活動的壓軸演講由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醫學部蔡斗元醫師分享「從臨床觀察到學術發表:醫院高品質研究的實戰指南」主題,以腦中風治療相關系列研究為主軸,回顧國際大型資料與臺灣實證資料,並分享投稿過程中對系統性綜合分析方法學與版面配置的實務經驗;最後延伸討論AI輔助資料擷取於系統性綜述/統合分析的可行性與限制。
最後,施睿琥主委於總結中感謝講者與與會先進的熱烈參與,期許醫院藥師們持續以「臨床問題—研究設計—學術發表」的循環,深化實證、提升研究品質,並以團隊力量拓展國際影響力。全場在熱烈掌聲中圓滿落幕。

 

圖1.台中榮民總醫院榮獲年度學術風氣獎


圖2.林口長庚榮獲臺灣臨床藥學雜誌原著第一名


圖3.國防醫學大學藥學系庹聖茵博士分享「探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安全性議題:以乾癬為例」主題


圖4.成功大學藥學系蔡相德研究員分享「利用模擬臨床試驗探討新藥效果與再利用」主題
操作進行中,請稍候~~~~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