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P倡議「創新、教育、倡導」:AI加速藥事服務效率並引領專業未來
中國附醫臨床藥學科主任/ 臺灣臨床藥學會理事暨國際事務主委 陳育傑
美國醫療機構藥師協會(ASHP)前任理事長Dr. Leigh Briscoe-Dwyer在今年臺灣臨床藥學會年會開幕式演講中闡述了人工智慧(AI)在藥事實踐中的關鍵角色與發展藍圖。AI被定義為開發能夠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慧任務的電腦系統,也被視為一種「增強智慧」(Augmented Intelligence),其目標是結合臨床醫師與電腦資訊的力量來改善病患結果。
機器學習驅動藥師服務實質效率
AI的核心運作機制是
機器學習,即電腦系統透過處理數據並根據先前經驗自動改進,從而持續提高對新數據的決策能力。Dr. Briscoe-Dwyer指出在藥事領域,AI已帶來多項實質的效率突破:
•
電子前瞻性藥物醫囑審查(EMPOR):透過AI增強型方程式,某些大型學術醫療中心每天能電子驗證近1500份醫囑,能潛在處理超過55%的醫囑。
•
ICU體液超載預測:機器學習模型用於預測重症加護病房(ICU)病人在72小時內體液超載的風險,並能識別出用藥的複雜性與持續輸液數量等關鍵預測因素,有助於減少耗時的圖表審查。
•
事前授權(Prior Authorization, PA)處理:由於部分醫護人員每週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處理PA,透過AI的協助,已能自動化處理超過40%的PA轉介,大幅減輕了行政負擔。
•
藥物資訊(Drug Information)服務:透過訓練於藥學文獻的AI模型處理查詢,並經藥師確認正確性後,初步結果顯示可顯著減少處理時間。
AI的潛力廣泛,還延伸至臨床決策支持、藥品短缺預測、庫存追蹤、自動化的優化,以及病人教育等多個領域。
ASHP確立AI發展藍圖與倫理規範
ASHP積極應對AI帶來的變革,不僅制定了ASHP政策來界定AI在藥事中的角色,並發布聲明指出,藥學領袖應定義適合AI技術的藥物相關應用案例,且藥學專業人員應在AI模型的開發、驗證和啟用中引導創新。
2024年,ASHP召開了「藥學未來:AI高峰會」,旨在透過收集群眾智慧來制定藥學AI的發展藍圖。高峰會的建議涵蓋六大領域,強調AI實施應具備標準化的框架和監管結構,以保護病患安全並促進創新。此外,建議亦指出AI應致力於縮小照護差距並提供個人化服務,而藥學專業人士必須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引領AI的整合。然而,AI的整合也引發了後續倫理上的擔憂,包括偏見與歧視、隱私、透明度、問責以及資源重新分配等挑戰。
全球教育與專業認證同步推進
Dr. Briscoe-Dwyer提到為確保藥師能掌握未來技能,ASHP提供了醫院藥學執業的國際認證計畫,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卡達等地的PGY1和PGY2住院醫師認證。ASHP亦提供「國際醫院和醫療系統藥事服務認證」,旨在提供高品質藥事服務的正式認可,以提升其可信度和價值。該認證期限為三年,且要求提交年度報告。在持續教育方面,ASHP提供了涵蓋「AI在藥學中的應用」等多種專業證書課程,鼓勵藥師追求AI領域的持續教育,並培養相關專業知識。
Dr. Briscoe-Dwyer最後總結指出,藥師應識別利用AI工具進行創新的機會,並在機會出現時,積極倡導AI在醫療系統藥學和醫療保健領域的安全與有效使用。

圖1: 美國醫療機構藥師協會(ASHP)前任理事長Dr. Leigh Briscoe-Dwyer受邀至臺灣臨床藥學會年會開幕式演講

圖2: 美國醫療機構藥師協會(ASHP)前任理事長Dr. Leigh Briscoe-Dwyer受邀至臺灣臨床藥學會年會開幕式演講

圖3: 本會張豫立理事長頒發感謝狀給Dr. Leigh Briscoe-Dwyer